出口十强最新成绩单:深圳拿第一,这些城市跌了
2024-05-22

|

762

664daf6b49b9e.png

导读:深、沪、苏稳守前三名,宁波取代东莞位居第四,青岛取代佛山跻身十强。


深圳海关5月21日发布数据,今年前4个月深圳市累计进出口1.41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1.8%。其中,出口8933.2亿元,增长33.9%;进口5172.6亿元,增长28.4%。

这一成绩意味着,深圳市前4个月的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出口额和增速,以及进口增速,均居全国外贸出口十强城市第一位。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各地海关统计数据发现,前4个月前十大出口城市依次为(括号内数据为出口额):深圳(8933.2亿元)、上海(5530.7亿元)、苏州(4926亿元)、宁波(2778.1亿元)、东莞(2547.9亿元)、金华(2302.3亿元)、广州(1957.1亿元)、北京(1921.6亿元)、杭州(1673.8亿元)、青岛(1623.6亿元)。同2023年全年相比,前三名位次保持稳定,宁波取代东莞位居第四,青岛取代佛山跻身十强。

2024年1-4月外贸出口城市排名

664dafc95f2bb.png

▲数据来源:各地海关 制表:第一财经

根据此前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增长7.9%。其中,出口6.97万亿元,增长10.3%;进口5.61万亿元,增长5%。

深圳外贸增长推动力

在外贸大市中,深圳去年在进出口总额上位居第二,其中出口额连续31年位居第一。今年以来,深圳的外贸继续保持高增长,一季度进出口增长28.8%,总额10年来同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4月份,深圳市进出口进一步加速,增速达40.4%。其中,出口2510.2亿元,增长51%;进口1394.8亿元,增长24.6%。

前4个月,深圳外贸呈现几大特点。从外贸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是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期间进出口1万亿元,增长48%,占深圳进出口总值的(下同)71%,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7.8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450.1亿元,增长5.3%,占24.5%。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增长明显,加工贸易小幅微增。前4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8130.5亿元,增长47.6%,占57.6%,比重提升6.2个百分点。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3326.5亿元,增长27.1%,占23.6%;加工贸易进出口2544亿元,增长1.9%,占18%。

从主要贸易伙伴看,对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势,合计进出口占75.9%。海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东盟保持深圳市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2377.6亿元,增长47.1%,占16.9%。香港地区、美国、欧盟和台湾地区分列二至五位,进出口分别增长17.6%、33.1%、13.9%和11.8%;对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分别增长44.4%、28.4%、32.8%、45.4%、24.7%。

从出口产品方面看,机电和劳密产品均保持增长。前4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6076.5亿元,增长18.9%,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68%。其中,出口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老三样”商品合计1145.8亿元,增长20.9%;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258.6亿元,增长25.2%。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203.7亿元,增长75.1%,占13.5%。其中,纺织服装367亿元,增长67.3%;家具181.9亿元,增长141.2%。

从进口产品方面看,机电产品占比超3/4,其中电脑零部件进口倍增。前4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3917.1亿元,增长28.8%,占同期深圳进口总值的75.7%。

出口十强6涨4跌

前4个月,出口十强城市中,除了深圳市在出口规模和增速上均居第一外,地级市金华的出口增速(16%)排名第二,风头盖过一众副省级以上城市。深圳和金华也是出口十强城市中仅有的两个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的城市。

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外贸城市,金华今年一开年就启动了新一年的“百团千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计划全年组织不少于100个团组、4000家次企业赴境外拓展市场。其中,占到金华出口额近八成的义乌市,今年前4个月出口达1763.8亿元,增长19.9%;对非洲、拉丁美洲、东盟、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市场的出口均取得高速增长。

青岛市前4个月的出口增速达9.4%,1623.6亿元的出口额超过无锡(1514.6亿元)、重庆(1503.3亿元)、厦门(1487.5亿元)和成都(1436.6亿元),稳居全国第十位。

从前4个月青岛进出口主要特点看,科技和品牌承载力较强的机电产品表现突出。前4个月,青岛机电产品出口813.5亿元,增长13.2%,占出口总值的50.1%。智能家电发挥出较强的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对青岛出口增长贡献明显。前4个月,青岛家用电器出口133.4亿元,增长30.2%。同期,汽车零配件出口74.7亿元,增长6.3%;集装箱出口58.4亿元,增长88.3%。

与此同时,2023年外贸出口城市第十名佛山的表现欠佳。前4个月,佛山市进出口总额1697.2亿元,下降30.2%。其中,出口1318.6亿元,下降37.5%,出口额掉至全国城市第15名;进口378.6亿元,增长17.3%。

作为珠三角工业重镇,佛山的出口下降,除了市场需求疲软的客观因素,也跟当地的产业结构偏传统产业有较大关系。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占佛山出口比重最大的机电产品,以及家具、服装、陶瓷、照明等佛山传统出口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佛山市统计局在分析一季度外贸形势时指出了另一原因: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强化规范发展,出现较大下降,影响整个外贸进出口。

出口十强城市中有4个出口增速出现下跌,分别为:广州(下降12.2%)、东莞(下降3.7%)、北京(下降2.7%)、上海(下降0.4%)。

跟佛山的境况类似,广东另两大外贸城市广州和东莞也在承压前行。其中,广州前4个月进出口为3348.1亿元,下降8.8%;出口为1957.1亿元,下降12.2%。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广州这一表现除了有外贸形势变化的因素,也跟去年同期的较高基数有一定关系。去年1~4月,广州外贸进出口为3699.3亿元,增长11%,增速由负转正;出口2258.9亿元,同比增长20.5%。2023年全年,广州的进出口仍维持正增长,其中出口增长5.8%,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广州进出口增长1.7%,其中出口增长8.4%,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东莞去年进出口总额为12823.56亿元,下降8.2%。其中,出口8460.87 亿元,下降8.9%。今年一季度,东莞进出口增长0.6%,增速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出口下降1.6%。前4个月,东莞市进出口为4015.8亿元,增长0.9%。其中,出口2547.9亿元,下降3.7%;进口1467.9亿元,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