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吹哨人”自杀,曾在波音工作32年,生前称“如果我出事,一定不是自杀”!最新消息:波音同意付钱达成和解
2025-09-28

|

398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波音公司最新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约合35.7万元人民币),以了结知名“吹哨人”约翰·巴尼特(John Barnett)家属提起的非正常死亡诉讼。

CFF20LXzkOyASJdkXAwRKkwBhEghrfkUsShwrAVkjcJRfQ4hCtjNj9GVCBUe2GWOJxqZTRb9ice2KNhTY2nngSg.png

△约翰·巴尼特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波音支付5万美元

达成“全面最终且保密”的和解协议

根据波音周五(9月26日)提交给查尔斯顿联邦法院、请求法官批准的文件,双方达成了“全面的、最终的(不再有后续诉讼)且保密的”和解协议。

并且此和解将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提起的所有索赔,包括他在去世时仍在进行的案件。

换句话说,就是波音和巴尼特家属“一揽子”私下和解,彻底了结现有和潜在的所有法律纠纷,之后双方都不能再就这些事情追责或提告。

需要指出的是,和解的具体条款(包括波音可能支付的额外金额)未予披露。在5万美元的非正常死亡和解金中,2万美元将用于支付律师费和相关费用,剩余款项支付给原告。

根据文件,波音“否认并持续否认公司任何行为”导致了巴尼特的伤害或死亡。

波音还通过邮件告诉媒体:“我们对巴尼特先生的去世感到难过,并在达成这一解决方案之际向其家属致以慰问。波音在数年前已采取行动审查并处理巴尼特提出的问题。”

截至9月26日收盘,波音股价大涨,报221.26美元,但距离其2019年的高点已经腰斩。

CFF20LXzkOzarJfvEo7K2dCT1Ksuy07xzxnHumibD29RYOHvlO4fJdg5Gia6f0gthicTx30fGpJubMYHT5RzVd1sw.png

“如果我出事,我一定不是自杀”

波音“吹哨人”死亡,警方:自杀

据央视新闻报道,去年3月9日,曾在波音工作32年并曝光公司质量控制问题的约翰·巴尼特原定当天出庭指认波音诽谤,却被发现疑似死于自杀。巴尼特2010年在北查尔斯顿工厂出任质控经理,2017年因健康原因退休,2019年爆料波音生产安全问题。

“如果我出事,我一定不是自杀。”——美媒曝出的波音公司退休员工约翰·巴尼特与好友的对话,让波音周围的谜团越来越大。

62岁的巴尼特曾经在波音公司工作30多年,长期担任质量控制经理。他多次爆料客机制造问题和公司内部乱象,被外界称为波音“吹哨人”。

CFF20LXzkOzarJfvEo7K2dCT1Ksuy07x9yaNlLibic1ggqmlw2aIUtEGEDPPZnXiaTRrQoSenC6r33amIMxNMhGfw.jpg

当地时间2024年3月9日,他被发现死于一辆货车内,美国警方判定为“开枪自杀”。而在当天,他原本要就一起与波音有关的诉讼案出庭作证。他的律师近日公布的起诉书副本显示,波音涉嫌多年来“报复”巴尼特,包括调低他的工作绩效评分、调离原团队、列入黑名单等。这不免引起外界的诸多猜想与质疑。

两个月后第二名“吹哨人”病故

“肺部完全粘住,充满了大量细菌”

据央视新闻去年5月3日报道,继约翰·巴尼特在3月自杀后,美国波音公司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又一名举报人乔舒亚·迪安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终年45岁。家属说,两周前,迪恩突然因呼吸困难就医并住院,随后病情不断恶化,被确诊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生无力回天。

CFF20LXzkOyASJdkXAwRKkwBhEghrfkUCQjGsuFTXibffsE8r9WLvP8jUKeDZ8SgLj2XllDydEwN7AJ3UeTo9TQ.jpg

△乔舒亚·迪安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迪安母亲称,迪安突然呼吸困难立刻就医并住院,医生在他的肺部发现大量的细菌,肺部几乎被完全充满。短短几天,迪恩的肺进入衰竭状态,只能依靠ECMO生命支持机器来完成心脏和肺部的工作。其母亲还表示,迪安去世前一天晚上,俄克拉荷马州的医务人员对他的肺部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医生称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迪恩的肺部被完全粘住了。

据《西雅图时报》5月1日报道,迪安住在堪萨斯州威奇托市,身体一向很好,生活方式健康,保持锻炼,也对饮食十分注意。

迪安曾在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Spirit)担任质量检测员,是最早一批指控势必锐高层忽视737 MAX机型制造过程存在缺陷的举报人之一。势必锐是波音的机身主要供应商,于2005年从波音飞机制造商中剥离出来。

利润至上+政商勾结

近年来,波音飞机频频发生事故。

作为“美国制造”的龙头品牌,波音公司有上百年历史。它凭借安全性能和工程实力被视为“美国的骄傲”。其中,波音737、747系列飞机是它辉煌时期的象征。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别的国家借鉴波音经验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之时,美国经济却“脱实向虚”,把精益求精的工程师文化抛在脑后。分析人士认为,波音公司的生产和制造乱象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原因在于重股票轻质量、领导层更迭频繁、缺乏问责机制等。

CFF20LXzkOzarJfvEo7K2dCT1Ksuy07xibyCgsicOBVTEdYzTVN0hic5tNlhGoLGAln0EcWibgfGH5opfnTEsRoyibQ.jpg

特别是在1997年并购麦道后,波音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生了改变,从原本信奉“管好质量”变成了“盈利至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外媒近日分析称,这种过于追求盈利的导向,使波音一味强调成本,给产品质量留下隐患。巴尼特生前曾爆料,波音公司为赶工放松品质把控,甚至有员工从废料箱捡回零件进行安装。公司内部滋生出一种“隐瞒文化”,把利润看得比安全更重要,悲剧自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两架波音737 MAX飞机分别在印尼和埃塞俄比亚坠毁,造成346人死亡。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指出,这两起坠机事件给“航空史上商业飞行最安全的时期”画上了休止符,也让波音备受质疑。

今年6月,波音宣布将花费超13亿美元和解两起空难诉讼,含罚款、赔偿及整改费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显示,波音公司5月29日与美司法部签署不起诉协议,但需承担三项主要义务:支付总计4.872亿美元刑事罚款;向埃塞航空302航班、印尼狮航610航班空难遇难者继承人或受益人支付总额达4.445亿美元赔偿金;在协议期内投入4.55亿美元用于合规、安全和质量项目,并聘请独立合规顾问评估整改进展。

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是造成波音飞行问题的深层因素。几十年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节省经费,将部分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等飞机制造商,相当于“把裁判权交到了运动员手里”。

其中,很多“运动员兼裁判员”还是美国政府前雇员。美国运输部前监察长夏沃曾坦言,“可能前一天你还在审核飞机,第二天你就为航空公司工作”。为了利益,很多美国政府官员有意在行业审查中“放水”。这也是为何有评论称,波音“安全门”背后是美式“旋转门”。2020年,波音公开的内部通讯记录显示,部分员工早就知道737 MAX系列客机存在问题,嘲讽这款客机是由“小丑设计、猴子监管”。

CFF20LXzkOzarJfvEo7K2dCT1Ksuy07x211Kiaia0gL2ATtN1Ow35jbFzsKyJ8mAFbcCcp4SiaN0xIUr9B0qZ3a1A.jpg

不光如此,不少美国前政府官员还甘愿成为企业的说客。根据无党派组织“公开秘密”数据,2023年美国航空运输行业的游说资金总额超过1亿美元,共有1018名说客,其中65.03%是前政府雇员,排名第一的游说企业正是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