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个超级工程落地西藏,带动西藏经济快速增长。
日前,国家铁路集团成立新藏铁路公司,推进连接新疆和田与西藏日喀则及拉萨的铁路。在川藏铁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之后,新藏铁路又将推进实施,西藏将再次迎来一个超级工程。
在超级工程带动下,西藏经济将迎来高速增长。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近期发布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82.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而从2023年以来,西藏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国第一。
连续位居全国第一
实际上,本世纪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出现了区域之间争相竞跑、各领风骚几年的现象,内蒙古、天津、重庆和贵州等省份,或因资源开发或因产业发展等因素,先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冠军。
回溯历史数据来看,2002~2009年,内蒙古GDP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2013年,天津GDP增速跃升第一;2014~2016年,重庆登上了冠军宝座;2017年,贵州又从重庆手里接棒,领跑至2019年;2020年西藏登顶,但当时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
不过,疫情之后,西藏开始继续领跑。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9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较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2764.94亿元,同比增长6.3%,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带动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投资起了很大作用。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8%。
实际上,最近几年,西藏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增长。
202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5.1%(不含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西藏境内投资)。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4%,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8%,工业投资增长48.1%,民生领域投资增长31.8%。此外,民间投资增长8.8%。
2024年,西藏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6%,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39.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2.7%,集体经济投资增长236.3%,个体经济投资增长90.4%,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增长91.0%。全年民间投资增长52.9%。
从这些数据来看,不仅大型项目、国家投资项目落地,而且民间投资也在高速增长。这也表明,在项目带动下,民间资本大量进入西藏投资。
据《西藏日报》6月9日报道,截至目前,西藏私营企业达14.32万户,个体工商户41.48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6万户。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幅高达46.4%,增速领跑全国;民营经济税收完成84.06亿元,占全区总税收收入的79.3%,同比增长15.9%。
超级工程接连落地
虽然西藏经济增速从2020年就开始领跑全国,并且最近两年也保持第一,但因为西藏经济体量相对小,其增速领跑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点关注。今年在多个超级工程官宣之后,西藏的投资建设和经济增长开始被人注目。
从国家有关规划可以看出,西藏将落地多个重大项目,有的已经开始建设,有的正在做前期工作。
2016年修编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完善进出西藏、新疆通道。建设川藏铁路雅安—昌都—林芝段,滇藏铁路香格里拉—邦达段,罗布泊—若羌—和田、成都—格尔木、柳沟—三塘湖—将军庙、西宁—玉树—昌都铁路,研究建设新藏铁路和田—日喀则段,形成进出西藏、新疆、青海及四省藏区的便捷通道。
其中,川藏铁路雅安—昌都—林芝段已经在建,川藏铁路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并带动相关配套投资。在新藏铁路公司成立之后,新藏铁路和田—日喀则段也将落地,其建设长度比川藏铁路更长,预计投资额与川藏铁路相当。而且滇藏铁路香格里拉—邦达段也正在做前期准备。
不仅如此,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林芝开工,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
这些超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投资落地,更能带动经济体量相对小的西藏经济,有可能使其持续保持高增长,甚至领跑全国。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向第一财经表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西藏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能打通与外界的联系,为西藏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另外,这些重大项目建设也能带动相关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产业,对中国经济也有比较明显的带动作用。
陈耀也提到,西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要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特色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持生态平衡。
他认为,相比较而言,这些重大项目对西藏的带动还在于项目本身对于西藏财税的贡献。另外,基础条件改善之后,绿色产业、科技产业,比如利用绿能的数据中心建设等都可以在西藏发展。
2025-08
132025-08
132025-08
132025-0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