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始祖鸟炸山的原因了
2025-09-28

|

376

68d894d4f3286.jpg

▲ 始祖鸟


始祖鸟炸山这事,别光盯着环保骂,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圈钱”!

为什么一个靠“敬畏自然”起家的品牌会干这种蠢事?

从形象坍塌到安踏慌神,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一、抽掉“户外魂”:丢弃雪山拥抱地铁

据说,2019年安踏完成收购的第二天,丁世忠就在厦门总部开了个闭门会。参会的除了几个核心高管,还有刚接手始祖鸟的徐阳。

会议上,丁世忠说道:

“始祖鸟必须走出户外圈,FILA怎么做的,始祖鸟就怎么做。”

简单说,就是去专业化。

被收购前的始祖鸟,全国只有十几家门店,还都集中在三夫户外、火狐狸这种专业的店里。它的客群画像极其专一:登山、攀岩、越野跑的硬核户外玩家。

2018年,它的中国会员有1.4万人,人均消费8000块,复购率87%。

“那时候的始祖鸟在圈内是信仰,”一位资深户外领队说,“穿始祖鸟的,我们才默认是真玩家。”

但安踏要的不是“真玩家”,而是“大市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安踏内部有个“鸟巢计划”,目标很明确:3年内全国门店超过100家,会员超过100万。

怎么实现?分三步走:

1、渠道迁移。

把户外的专业店搬到核心商圈。上海恒隆、北京国贸......始祖鸟从登山鞋变成了爱马仕。“店址的选址标准只有一个,”内部人士说,“必须在奢侈品区域。”

2、用户破圈。

2020年签约了刘雯,象征着始祖鸟盯上了都市白领。营销预算瞬间翻了10倍,广告投放也从户外杂志转向了小红书和抖音。截止2023年,始祖鸟的会员暴涨到了170万。

3、场景置换。

一位参与过始祖鸟广告拍摄的人士透露,2021年后,始祖鸟广告的背景就再也不是雪山了,模特也从登山者变成了通勤族。

“甲方的要求很明确:不要极限,要日常。”

内部的培训也可见一斑。

“以前培训讲面料,压胶工艺,现在讲搭配,讲潮流,”一位前店员说,“领导说,来买始祖鸟的人不会真去爬山,别吓着他们。”

当一个户外品牌认定自己的用户不会爬山,“炸山”就成了必然。

68d8951ca4dd8.png

二、力当“奢侈品”:价格离谱但质量拉胯

据说,安踏内部有个“始祖鸟奢侈品化”的项目组,代号“飞鸟”。

“目标很明确,”一位接近该项目的人士说,“3年内客单价提升200%,毛利率达到65%。”

第一个目标,早已超额完成。

这几年,始祖鸟普通冲锋衣的价格从3000涨到了9800,龙年限定还一度被炒到了1.2万。安踏甚至开始学爱马仕一样搞配货:“想买限定系列?先买两件基础款吧。”

但第二个目标,基本失败。

始祖鸟的毛利率死活上不去,卡在了52%。

“成本降不下来,”知情人士透露了内幕,“店铺开在核心商圈,一年的租金动辄就上千万;装修也要对标奢侈品,一个店的投入最低也500万起;还要请刘雯这样的明星代言,代言费不能细说,反正是八位数。”

那怎么办?只能在看不见的地方省啊。

经多位供应链人士证实,安踏收购后,始祖鸟的生产就发生了巨变——

代工厂从加拿大迁到了越南和中国、压胶工艺从热压改成了冷压、面料供应商从日本东丽换成了国内厂商、质检标准从军工级降到了普通户外级......

“表面是看不出来的,但耐用性差太多了,”一位业内人士说,“以前的始祖鸟,珠峰都能上;现在的始祖鸟,也就挤地铁用了。”

这样的后果很明显——黑猫投诉上已经累积了3000多条的投诉:鞋子开胶、脱落,衣服起球......

一位始祖鸟前员工爆料:“内部都知道质量不行,但没人敢说。一切只看销售额,不看投诉率。”

受影响的还有维修政策。

“以前始祖鸟都是终身保修,现在维修费起码1000起,”一位老用户说,“修个拉链都要1000,换个扣子也要500,有的比买新衣服还贵。”

安踏或许认定了:

好品质不是必要的,只要有奢侈品的“格调”,就能收割中产。

三、砸钱营销:短期流量毁了长期价值

“必须搞个大的。”据说这是今年始祖鸟内部会议的原话。

为什么?因为增长停滞了。

始祖鸟的困境比外界想象的还严重——

2023年,全年增速只有23%,环比腰斩;用户复购率从87%一下子降到了31%;库存周转天数也从45天涨到了127天;老用户的流失率更是超过了60%......

“安踏的目标是2025年做到10亿欧元,”知情人士说,“但按现在的增速,不可能完成。”

所以,才有了“向上致美”系列营销活动,而且一年比一年激进——

2023年香格里拉开店,花了3000万;2024年南迦巴瓦办秀,花了5000万;2025年,喜马拉雅炸山,预算8000万......

68d89533453e9.png

但效果呢?

据内部人士说,炸山视频发布当晚,始祖鸟天猫店的退货率就飙升到了300%。

“专业户外圈已经把始祖鸟除名了,”一位户外说,“现在谁要是穿始祖鸟参加越野赛,会被嘲笑的。”

更要命的是,安踏股价两天蒸发125亿港元。“董事会震怒,”消息人士说,“据说始祖鸟中国区要换人了。”

这是典型的“增长陷阱”——

越是增长乏力,就越要搞大动作;越搞大动作,就越偏离核心用户;越偏离核心,就增长越乏力。

从这三点来看,始祖鸟结局已定。

“FILA能成功,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时尚品牌。始祖鸟不行,它的根在于专业户外,”一位资深投资人说,“安踏的错误在于,用同一个模板改造所有品牌。”

据说,始祖鸟原始团队的几位创始人,正在酝酿推出新品牌。

“他们要做真正的户外装备,而不是地铁通勤服。”

当所有品牌都在学始祖鸟“奢侈品化”,真正的户外精神,就已经死了。

你还会为这样的始祖鸟买单吗?